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缆分接端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主线槽,所述主线槽由两个半圆槽合抱成圆环状,所述主线槽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远离主线槽的一端开设支线槽,支线槽内可插设支线鼻子,外壳的两侧对应两个半圆槽处设置有压紧装置。本实用新型电气部件连接简单、方便并且较为牢靠可靠,能有效减少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同时支线采用支线鼻子插拔形式连接,后期可反复使用。
公开号:CN214336950U
申请号:CN202022617486.7U
申请日:2020-11-1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杨跃文;张�雄;徐海东
申请人: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IPC主号:H01R11-01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缆分接端子。
[n000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目前高层建筑和大区域厂房越来越多,在这类项目的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出于供电可靠性及投资控制的需要,一般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系统。而树干式系统由于其用电搭接点较多,传统的搭接方式通常采用预分支电缆、电缆T接箱、穿刺线夹及电缆T接端子等,各类连接方式均存在不同的缺点,其中:
[n0003] 1、穿刺线夹,具备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的优点,但由于其安装过程中不但破坏绝缘层,还破坏了导体,降低了载流量,增大了电气火灾风险;另外由于其接触可靠性差,电阻大,不易氧化、易松动等导致其只能短期使用,满足不了长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n0004] 2、预分支电缆,虽然能满足长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但其在定货前需对建筑电气竖井的实际尺寸(竖井高度、层高、每层分支头位置等)进行测量,工厂再根据实际尺寸制作,生产出来的预分支电缆具有不可变更性,基于以上原因为避免因楼层功能改变引起容量的变动,一般将预分支电缆的干线和支线截面均放大一级,特殊情况还应预留分支线以供备用,因此不具备大规模使用的条件。
[n0005] 3、电缆T接箱,对于大截面电缆,电缆T接箱具备一定优势,但由于其结构类似于配电箱,需要一定的安装及维护空间,因此对土建要求较高,且造价较高、施工不便,因此在施工行业中接受程度也不高。
[n0006] 4、传统电缆T接端子,与上述几类连接方式相比,从成本及供电可靠性均能满足大规模使用的要求,但传统的电缆T接端子采用电缆压接,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干线与支线的接触面积较穿刺线夹有较大提高,但其接触面积仍然偏小,由于连接固定点较多,松动的风险较高,有待进一步优化。
[n0007]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新型电缆分接端子,以克服上述问题。
[n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电缆分接端子。
[n0009]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n001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缆分接端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主线槽,所述主线槽由两个半圆槽合抱成圆环状,所述主线槽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远离主线槽的一端开设支线槽,支线槽内可插设支线鼻子,外壳的两侧对应两个半圆槽处设置有压紧装置。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支线槽外加设有贯穿支线鼻子的加紧螺丝。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为朝向半圆槽圆弧段嵌入外壳且相对设置的压紧螺帽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为硅橡胶。
[n0014] 进一步地,所述主线槽、所述中间连接件和所述支线槽均为紫铜制成。
[n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6] 1、该端子电气部件连接较为可靠,供电可靠性较高,能有效减少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
[n0017] 2、该端子接线方便,尤其对于支线连接较为简单,可直接连接好支线再进行主线连接,后期可反复使用。
[n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电缆分接端子的俯视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电缆分接端子的侧视图。
[n0021] 图中:1-半圆槽;2-支线鼻子;3-中间连接件;4-外壳;5-压接螺帽;6-加紧螺丝。
[n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3]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电缆分接端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主线槽,主线槽由两个半圆槽合抱成圆环状,采用两个半圆槽合抱连接可增大接触面积,主线槽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远离主线槽的一端开设支线槽,支线槽内可插设支线鼻子,外壳的两侧对应两个半圆槽处设置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为朝向半圆槽圆弧段嵌入外壳且相对设置的压紧螺帽,对两个半圆槽进行固定。为了提高供电性能,主线槽、中间连接件和支线槽均为紫铜制成;为了保护,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采用硅橡胶材料高温模压成型,耐老化,耐高低温,防护等级可根据使用环境调整或加强。
[n0024] 支线鼻子可用铜鼻子等,为了加固铜鼻子,可在支线槽外加设有贯穿铜鼻子中心孔的加紧螺丝。
[n0025] 目前市面上的T接端子或T接线夹普遍采用压接,接触部位发热严重,主干电缆和分支电缆的接触面较小,损耗较大;既有的电缆T接箱或者穿刺线夹、T接线夹,对安装空间要求高,连接后线缆固定不方便。而本实施例电气部件连接较为可靠,供电可靠性较高,能有效减少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同时各组件接线方便,尤其支线采用插拔连接的支线鼻子,连接关系简单,可连接好支线后再进行主线连接,后期可反复使用。
[n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新型电缆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主线槽,所述主线槽由两个半圆槽合抱成圆环状,所述主线槽连接有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远离主线槽的一端开设支线槽,支线槽内可插设支线鼻子,外壳的两侧对应两个半圆槽处设置有压紧装置。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缆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线槽外加设有贯穿支线鼻子的加紧螺丝。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缆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为朝向半圆槽圆弧段嵌入外壳且相对设置的压紧螺帽。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缆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为硅橡胶。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缆分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槽、所述中间连接件和所述支线槽均为紫铜制成。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6950U|2021-10-01|一种新型电缆分接端子
CN209374699U|2019-09-10|一种电力电缆快速连接装置
CN106992593A|2017-07-28|一种快速接入的应急配电系统
CN204741145U|2015-11-04|工程机械设备电脑控制总成线束
CN204407535U|2015-06-17|一种免剥线分线器
CN203312466U|2013-11-27|一种新型防水直线接线夹
CN201750017U|2011-02-16|电气接头组件及该组件的公、母接头
CN203967714U|2014-11-26|多功能电缆防水接头
CN203503829U|2014-03-26|快速对接防水连接器
CN2789951Y|2006-06-21|快捷接线卡
CN202940533U|2013-05-15|一种低压分支箱接头
CN206076524U|2017-04-05|一种不同型号线缆快速电连接结构
CN2607674Y|2004-03-24|楔形弹力线夹
CN206775061U|2017-12-19|一种具有户外防水的母线桥架
CN204696613U|2015-10-07|新型液压耐张线夹
CN201789156U|2011-04-06|太阳能电缆连接器
CN201238133Y|2009-05-13|水泵软、硬电缆接线机构
CN203367610U|2013-12-25|一种新型防水t型接线夹
CN203747326U|2014-07-30|低压线路杆上单相接户线装置器
CN203747353U|2014-07-30|低压线路杆上三相四线制接户线装置器
CN204333505U|2015-05-13|安全节能电传输终端
CN204089143U|2015-01-07|一种矿物电缆单芯中间连接器
CN214797861U|2021-11-19|一种防漏电的光伏连接器
CN2821936Y|2006-09-27|电线快速插座
CN209282427U|2019-08-20|一种铝合金电缆用铜铝复合连接端子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617486.7U|CN214336950U|2020-11-13|2020-11-13|一种新型电缆分接端子|CN202022617486.7U| CN214336950U|2020-11-13|2020-11-13|一种新型电缆分接端子|
[返回顶部]